|
最近,网络红人张怀旧在博客中撰文援引了《愤怒的BB撕咬妈妈》的视频,提出了儿童教育,多看电视少看书的高论,张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相当强的,但尚没有强到颠倒黑白的境界,他提到,大宝所表现出来的貌似神经质的叛逆精神让我们有些咋舌,进而称,据报道,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13万元人民币,这笔数目不小的教育投资换来的可能是孩子毕业后所面临的失业,于是有人愤然地提出:远离大学,珍惜生命。
姑且不论张怀旧同学的前因搭不上后果,前言搭不上后语,就说这好像看了电视,百科全书就全通过眼睛进入脑子了,大学不用上了,书不用看了,教育不用受了,电视就成了一切了,可谓荒谬至极。
这个名为《愤怒的BB 撕咬妈妈》的视频很是流行,简简单单的一段视频,的确反应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甚至弊端,在网友的热炒之下,更是延伸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家庭教育、母子和谐相处、如何让孩子健康而愉快的生长、孩子心灵的微妙变化等等,可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么个细节,就是视频中那个孩子,盯着电视的时候,频频眯起的双眼,似乎想睁开又睁不开,大概是酸涩或者疲劳,不时的用小手揉搓双眼,然后再努力的盯着电视上的动画片,由此不难推断,这个孩子疑已患上“电视眼”。
“电视眼”长时间观看电视不休息而极易发生一种眼睛疾病,主要表现为眼球充血、视神经疲劳、眼球干燥、视力暂时减退等。电视,尤其发射正离子较多的电视,都发射不可见的电磁波射线,虽然都在不伤害人体器官的安全范围内,但是如果每天长时间接触屏幕,将会对人眼有一定损害,如发生结膜炎、点状角膜炎等。
而孩子,尤其视频中那么大的孩子,正处在眼睛形成固定折射的时期,眼睛的晶状体尚未发育成熟,长时间地看电视,减少了练习眼球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因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眼压升高,眼轴变长,形成“电视眼”。另外,看电视时间太长会助长或加剧幼儿视觉紊乱,可引起眼内、外肌肉疲劳,容易造成假性近视,时间久了就成了高度近视。
这就又回归到一个古老的问题上,放纵孩子无疑是一种溺爱,而溺爱,其实是一种伤害,不单表现在对孩子心灵的不健全长成上,还表现在对孩子身体的伤害上,视频中那个偏执的抓狂的骄纵的无理取闹的小孩,不可能是一生下来就那个样子,无非是被家长放纵的结果,而放纵孩子的另一种恶果,则是在电视帮凶的情况下,孩子日渐形成的“电视眼”,或许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逐渐的懂事,那些骄纵和无理取闹逐渐的消失,成为一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但孩子的眼睛却永远的被伤害了,并且不可逆,坏了就是坏了,不是什么药剂或者眼科手术能解决的了的。
电视早已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视社会保有量接近4亿台,每百户城市家庭电视拥有量130台左右,每百户农村家庭电视拥有量也在80台以上。同样的,电视也成了孩子的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此,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家庭环境的电视产品显得非常重要。专家认为,要保护视力,电视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亮度必须达到适合眼睛观看的水平,平均亮度在100流明~200流明之间,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色彩必须纯正,三基色组合的色彩数量与自然色彩一致,保护眼睛视色素正确辨识色彩;动态电视画面不能出现拖尾,应该和眼睛的残影周期保持一致,保证眼睛聚焦良好,防止疲劳发生。而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电视种类中,等离子电视是不错的选择。
多关注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细微的变化,包括情绪心灵上的,还包括身体上的,孩子长成是一件何其艰难的事情,别让放纵或者溺爱害了孩子的心灵又害了孩子的身体。我们不能像张怀旧提的那样多看电视少看书甚至不看书,也不能无视电视在我们生活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扬长避短,方是上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