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美河 | 上传资料 | VIP申请 | 精品课程 | 资料搜索 | 问题反馈 | 会员手册 | 积分消费 | 积分充值 | 帐号保护
美河学习学习在线赞助VIP

美河学习在线(主站) eimhe.com

 找回密码
 建立账号
查看: 14094|回复: 10

关于自学IT技术的一点心得和建议(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23: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在计算机版块发的第一篇文章,而且是转载别人的,也想自已写,但没有作者写得那么多的感想,我想作者的理解跟文采比我强,为了推荐给众多的跟我一样网络学习者,我也不怕被别人说是转载别人的文章啦,而且转载我会注明转载的下面的文章转自http://xwnet.blog.51cto.com/233677/173118文章比较长,请耐心看完,对你会有启发的!

我想了很多题目关于这篇文章,比如《IT人自学宝典》、《这样自学最有效》或是《IT人如何自学成才》,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貌似在中国只有大师级的人物才可以写我前面所提到的三个题目,像我等平民如果要是敢写上面的题目一定会被嗤之以鼻,所以,最后还是乖乖的改成了《关于自学IT技术的一点心得和建议》,先有心得后又建议,不保证咱这篇博文真能称为宝典,也不保证听了我的心得和建议你就成了才。总之,本着和大家分享交流的心态敲下这洋洋洒洒的方块字。

开篇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虽没有大师级人物那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却也只得轻描淡写一下。02年接触的电脑,虽然已是奔腾时代,但是我的第一台电脑却只是一台586的二手卧式机,也许大家都在ADSL上网了,但是我家没人东那玩意,意外的得到了一个Modem,已是开始了嘶啦嘶啦嘶啦的踏上了56K猫上网的征途。一些视频教程中的大师经常炫耀自己曾经用过猫拨号上网,貌似已经是网络界的骨灰级人物了。其实我也用过Modem,而且用了一年多,什么免费上网、200卡上网省钱、什么宽带骑兵快猫加鞭的加速软件也都统统鼓捣过……但,那都已是历史,不再提了,说多了仿佛我也是大师了。

最早看的教程是电脑报,看了5年,一直到2007年的合订本还在买,后来接触了Cisco、Linux、Windows Server就不再看电脑报了,因为电脑报属于大众茶余饭后消遣之读物,一些百年用不上的小技巧以及产品评测已经不吸引我了,我更喜欢“专业”一点的东西了。虽然是02年接触的电脑,之后在电脑混了4年,读了5年的电脑报,但是我的知识依然不够专业。凌乱的小知识了解的不少,做个视频、电子相册、网站啥啥都会点,就是不够专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方向的走了弯路,当然,这与环境有关,因为周围没有一个人是搞IT的,所以,什么思科华为锐捷都没听说过,都是到大学以后开了专业课才接触到的,简单的讲,大学之前我连子网掩码是干啥的都不知道。

大一凭借自己会那些零碎的东西,成功的竞选了学习委员,又因为有网站设计功底,开始在网上兼职赚钱啦。钱这东西是最能让人产生动力的,大学以后时间多了,业余时间给别人做点网站就能赚钱,再加上大一的时候课程比较简单,我凭借之前那四五年零碎的底子可以很容易的应付。所以,大一我的生活很好概括,做网站赚钱、上课。就这么简单。

写了上面的那些,很多读者应该不耐烦了,写了一堆找不到一丁点什么自学心得和技术,这就对了,我要说明的是,没有计划盲目的学习,学多少年都是一样的。大二也就是2008年8月开始我开始正式系统的自学。这期间考过了软考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也就是,说来说去,我的自学之路只能算是一年的学龄。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我有这种改变?是什么让一个不过电脑行的小伙计成长为一名网络管理员甚至考过了网络工程师这一软考中级职称?下面的文字将为你全面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2008年7月大一的暑假,我毅然决定不回家了,在哈尔滨打工。找到了一个网站工作室,大一的时候给别人做网站赚钱得到了甜头,所以期间学了很多网站的知识,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这个工作。于是开始了工作。每天都是穿梭于Dreamweaver与各种网页之间,有时觉得很疲惫,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工作,不是平时在寝室里面想怎么样都行。于是,每天就那么重复的过着。尤其是是DIV+CSS排版的时候,几乎每个板子都要按照一样的模式去排,细细的调整边距长宽等,以保持整体的协调。一个月下来,我忽然我发现似乎我不怎么适合这样的工作。我虽然可以把这个工作做好,但是并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之前的兴趣在这一刻转换为工作,这种转换感觉很奇怪。就好像,让你吃了一天你喜欢吃的东西,可能会导致你这辈子都不想再吃了。

于是工作之余,我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是不适合这份工作,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自己又能干什么?

其实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因为生活充满了无线的位置。假如生活真的能预知未来,那也是去生活原本的乐趣。但是至少知道眼前做的事情是否是喜欢做的。李老师QQ上发来一条信息问我在哪,什么时候回学校,学校要组建一个新的防火墙实验室,希望我能赶回来帮忙,同时可能要我担任机房管理员。前面忘记说了,我专业其实是信息安全,网站那些知识纯粹是自学的。李老师这条信息仿佛雪中送炭又仿佛在漆黑的也忽然有一线明亮,我也在反思,既然自己的专业就是信息安全,为啥不能在自己的专业有所成就呢?于是在假期结束的前一个星期返回学校,开始参与防火墙实验室的建设。

我很佩服李老师的,李老师是我众多的老师之中唯一坚持每天学习的,一边看着视频教程一边做着实验,或者捧着一本书看。我和老师交流了一些想法,大意就是想在大二的时候技术有一个提高。老师给我指点了一些,并拷给我一些视频教程。

我先挑了一套Windows Server 2003从入门到精通,微软Webcast上面的教程,完整的看了这套教程,顿时感觉豁然开朗。原来自己在电脑行混了4年连Windows Server都没接触到,实在是遗憾。顺着这套教程在Webcast上找到很多教程,都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忽然感觉像是发现了宝藏,而且看很多录制时间都是2006年2007年等,忽然感慨道,这得比人家落后多久,很多人两三年前就学了这套教程。我把Webcast上的一些与我专业相关的课程都下载了下来,足足有5个G,感觉很好。Windows Server 2003从入门到精通那套课程的主讲叫孔文达,我很佩服的一个人。

之后开始一发不可收拾的搜集视频教程,主要以Windows Server、SQL Server、ISA Server微软的服务器产品和Cisco技术为主,当然还有一些Linux的东西。我想这些东西是每个开始学网络的人都要经历的东西。由于机房管理员职务的便利,所以网速不愁,学校是100兆光纤入校,10兆到机房,经常能看到下载速度达到1MB,心里很Happy。密切关注net527,51cto等一些技术论坛,因为很多大型资料都是上传到rayfile或者纳米盘这种大容量网盘上的,如果不及时下载资源很快就失效了,下一次补档也说不定是啥时候,心里会有很大的遗憾。

资料就这么收集着,由于实验室有一台存储服务器,所以大部分我不怎么看的教程都扔到了存储服务器上,初步统计了一下,大约有200G的内容,我望着那200G内容,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一方面感叹当今的学习环境如此的好,可以不花一分钱就获得这么多的资料,一方面又犯愁这么多的资料什么时候才能看完。我相信,我这种想法在很多的初学者身上都能体现到。因为人们这种心理不是忽然之间就有了的,而是一种潜意识。比如,读高中的时候,很多人除了课本以外还买了很多习题手册辅导资料什么的,仿佛不买就一定学不过其他人似的,而大部分人的学习资料只是做了前几页,很少有人坚持把一本资料完完整整的做完吃透。更有少数人新鲜了两天半以后为了应付老师或者家长的检查,照着后面的答案抄上就完事了。这是名副其实的假学习和自我欺骗。同样的问题在今天的IT技术学习也是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学习资料充斥着互联网,好的坏的大的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清晰的不清晰的加密的不加密的收费的免费的铺天盖地似的。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些视频文档该怎么办?怎么学,恐怕是耗尽一生的经历都无法学完。

最近在思考一些学习方法和反思一下过去一年的学习经历,发现了很多问题。刚读到网络刀客的一片文章,《关于垃圾视频资料》(文章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6113c0100ddz6.html),文中这样提到“很多人都热衷于下载各种各样的视频资料,还有文本资料。有些人的这种资料可能会有好几十G,甚至上百G。留着吧,基本不看,删掉吧,又舍不得。 这些资料就像毒药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硬盘。其实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书,就是最原始的资料。尤其是是那些别人加工了再制作出来的视频,略微参考一下还可以,如果把这些视频当做救命稻草的话,可能真的就完蛋了。”

乍一看以为再说我,仔细一看那个主语是很多人。确实是这样,有些时候,人们感觉活的很累学的很累,主要原因就是所要依赖的东西太多了。现代社会在方便人们的生活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了更多的依赖,比如网络、电话等,在大学里面,如果要是停电了,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停课了,因为老师讲课都用ppt,虽然讲台上也有一块黑板,但是已经变成了象征意义的东西,很少有老师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上一二了。同样我们学习IT技术也存在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这套教程我要是看不到就学不好,或者比别人少看一套视频教程就落后了,至少我曾经是有这个思想的。以CCNA的视频教程为例,网上流传的版本有Chinaitlab、红头发、wolf、鳞波无痕还有互联神州版的,当然还有一些民间艺人录制的所谓内部培训的一些。这几套CCNA教程我都下载过,也都看过,chinaitlab的由于是现场录像而非屏幕录像,所以清晰度不够,听着也比较乱,看了两集就没有耐心看下去了。红头发版的是屏幕录像,但是他的课程就是对着PPT讲,多少有些枯燥,wolf的网上流传的版本是四集版,每集长达6个小时,真是没有耐心看下去,鳞波无痕版的CCNA录制的是swf版本,播放过程中经常出问题,再加上访问鳞波无痕的博客发现他的博客上的技术文章非常之少了,大多数是一些情感类的文章,给人的感觉这人好像不做技术了,改成情感顾问了,专业水平值得怀疑了,所以也就放弃了鳞波无痕的CCNA视频教程。最后的是互联神州版的CCNA视频教程,这套教程是2008年录制的,是目前网上流传的最新的CCNA视频教程,以实验和理论一起讲,看起来比较有意思,这也是我唯一完整学习的一套CCNA视频教程。看了上面的CCNA视频学习经历,是不是你也有同感呢,也许每个自学的初学者都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走弯路。其实上面四套教程都很好,每一套认真学校来都会有很大的收获,但是问题在于很少有人能坚持的学下来。

这两天再看张sir的新版CCNP视频教程,收获匪浅。其实我还下了chinaitlab的CCNP、Wolf的CCNP但是却没有看,最后还是沉浸在张Sir的CCNP视频教程之中。这又是一个选择。可能很多人还在抱怨家里网速慢,下载不了那么多的教程,其实,无论你的网速多快,下载多少教程,最后你能认真看的吃透的是非常之少,我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如果你能认真的学习你所下载教程的百分之十,那你已经很了不起了,也就是说你下载了100套教程,你能认真学习10套,那你已经是相当勤奋的人了。大多数初学者每天都迷茫在网络之中,看到今天这个培训中心放了一套视频教程或者一个实验手册,赶紧下载下来,明天又有一套视频教程,又下载下来。结果把自己的硬盘堆得满满的,开始抱怨自己的硬盘买小了,或者又考虑要买一个移动硬盘了。其实,即便给你一个1T的硬盘,你也会下载满的,因为个人用户永远比不过互联网这个大硬盘。所以,要学会舍得,舍得之道人人懂得,但是做到的却很少。

假如有人提前告诉我,CCNA的你只看互联神州版的就行,CCNP的你只看张Sir的就行,其余的都不要下载,那么我将会节省多少时间。马云有一句话,免费的是最贵的,一点都不错,但凡免费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用时间去换,时间这个无形的东西没有人觉得它是有价值的。我举一个例子,假如正常情况下,让你下载一套A教程免费的但是速度很慢要下载1天,而这时有一个人说你给我1元钱,10分钟就保证你能下载完,那么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选择免费下载方式。在人的潜意识里,一天的时间远远小于一元钱的价值。

当然,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走弯路,最近在复习CCNA的时候听到了ITAA傻博士的教程,傻博士就讲之前他的学习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因为没有人指点,都是自己摸索着。很多人觉得不走弯路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我也同意,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少走弯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思考和反思。现代社会很浮躁,人们都习惯于奔跑,无论跑的快跑的慢,只要是跑着仿佛就心安理得了,证明自己没有偷懒。其实,停下来慢慢思考,巡视一下周围是否有小路近路,然后再启程,不但不会耽误行程,反而会轻松快乐许多。

我很欣赏ITAA的《独孤九剑学习法》(文章地址:http://51CTO提醒您,请勿滥发广告!/thread-6594-1-3.html)还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文章地址:
http://www.xuexizu.com/?q=node/1006660)。《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开篇第一句写道的就是“写在当你准备下载一辈子也看不完的资料时,建议你先看看”。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虽然有那么多人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之中,但是依然有勤奋者在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挖掘资料学习充实自己。但是,在这汪洋大海之中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并不容易,因为鱼龙混杂,有太多有用的没用的混杂在一起。那么多优秀的东西你可能都没有看到,因为他们低调不张扬,又有那么多垃圾信息充斥着你的大脑,他们说是最权威最好最新的,你就相信了上当了。
我相信,真正的高手的电脑里不会有太多的视频教程,他们应该是手边放两本正在学习的技术的经典权威教程,电脑上有几本相关的PDF文档,很清爽。甚至无需归类整理都不会显得很杂乱,更不会有CCIE书籍大全这样的打包书籍。因为他们应该很清楚自己要学什么,要怎么学,要看哪几本书。而不会像初学者一样,就喜欢打包下载,无论有用没用先下载下来再说。

所以,我觉得,看了我这篇文章之后,你不应该再盲目的下载资料了,而是应该开始从硬盘中删除那些垃圾资料,留下来的资料要认真的学习消化。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代人却误解为读百本书其义自见。请教一些高手的学习方法,或者让他们为你推荐一本书,或者如果你的英文好去国外的技术论坛转一转,资料不是越多证明你学的越好,知识应该是装在头脑中而非硬盘里。没有计划的学习还不如去打一盘游戏,没有目标的学习等于没有学。没有哪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你量身订做的,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予自学IT技术的初学者们一些帮助,注意,我不是什么大师,不是站在龙塔上对下面的群众讲话。我是站在人群之中与大家分享,上面讲的种种问题很多是我自身所犯的错误,我希望改正,更希望将这种过程和所有的初学者分享,因为只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才能深刻理解同伴的处境。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1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孤九剑学习法(转载)

好事做到底,把独孤九剑学习法,也转过来!

何谓“独孤九剑”

在80386的电脑上有一个叫“笑傲江湖”的游戏,国产的;剑宗的风清扬使出9招剑式,威力无比,号称“独孤九剑”,令狐冲练了 之后,武功迅速大增;气宗的岳不群练了数30年的“神功”,其武功确是十分地烂。这跟我们学习互联网技术是相通的,我们的学员, 自从来了我们训练中心,便逐渐抛弃了练神功的修炼方法,专心练起了“独孤九剑”。我想来训练中心毕竟是一部分人而已,还有很多人 因各种没有来训练中心的,在学习上走了很多弯路,对国家是一种损失,特向大家讲解我们苦心研习出来的独孤九剑剑谱,对大家有大大 的帮助,看了还得细细体会,得其所哉:

第一式:破书式

互联网的知识是很广泛的,即使所谓搞技术的老鸟,也很难说知其1%,何况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很快的;单在思科公司涉及的领域便包括 了数几十种介质、数100种接口、链路技术20种左右,100多种交换技术,IPv4/IPv6,路由协议,及不下千种的高级路 由技术,其他如服务质量QOS、流量工程、组播应用、网络管理、安全管理、VPN及防御监测,IP语音通信,IP存储、光传输、 接入服务等;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如入大海,想全部吃通透,不掌握恰当的方法,天天抱书在看,把有限之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瞎忙乎之 中;何况还不一定能够天天学,知识也是在老化中的,新的不断在出来。一个技术人员,便放你不断学习数10年,不用独孤九剑之破书 式,终归是成不了事。破书式中的“破书”有几层意思,1、把书戳掉,书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看的;2、把书戳少,书多了,便分心 了,书少了,便会用心去理解;本来吃透了一块,再去吃另外一块,循序渐进,功力会不断增长,问题现在学习技术者,鲜少对某种技术 掌握很透彻的,而不乏泛泛者,基础不甚了了,越是看得多,越是积重难返。所以学习第一步,就是不看书,或少看书,本来预备1个月 看完的书,2天就要“看”完,相信我,2天后你懂得的东西和你1个月后懂得的是一样的甚至更好。 %

第二式:想象式

这一招是接着上面这一招来的。互联网知识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在线上传输的,一是在设备里运行的;如流量整形技术,在线上传输的是 协议、信号,那是固定的格式,否之线路的对端设备不认,而算法、排队、缓存、机制那是在设备里运行的。要掌握这些知识呢,线上传 的东西,都可以查到,内容要记住。在机器里面运行的东西,你是看不到的,既无法嗅探,读*作系统源代码则效率太低,唯有想象式可 以破解:1、不是空想,凡是机器,总是遵循逻辑来的,凡是数字合格者,不难理解这些逻辑。2、技术总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如遇到 某问题,你当想,如由你来设计解决,会怎么办。3、虽然不懂,只管去想;大脑利用率不及10%,不用担心你的大脑已经开发完了。 人的潜力是很大的,能不能做到,全靠发掘。因为不懂,所以像想起来没有约束,爱因斯坦也是这么出来的,你想到得可能比实际更高明 ,以后明白了,会笑开发者竟用如此卑劣的手段。4、一开始从基本的想起,吃饭睡觉走路坐车都可以想,这样别人一天只有10个小时 学习,而你却有24小时。能不突飞猛进?

第三式:强迫式

很多人学习一段时间,进展缓慢,那是因为不懂得强迫自己,控制自己。我们都经常犯的,就是这个毛病,大家都很清楚。这个是一层意 思,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过分强迫自己,认了死理,这个大家都忽略了吧?那么这个招式怎么解:1、强迫自己看书:看书看不明白 ,你再看仔细还是看不明白的,因为你的知识的缺陷断层了,基本的逻辑还不具备,便去看高级应用。中途便放弃了,这样你前面的努力 不就白费了,以后还得重新再来,这个时候应强迫自己看完,快速地看,不懂也不用浪费任何时间去多想,最后看完了虽然不懂,但总归 是看完了,总归知道一些行话,可以唬唬人,内心不会感到内疚。2、强迫自己不看书,如你一心读入门的书,终归入不了门,考了证书 也只是Paper。这个时候只管去做根据真实环境搭建的实验,照着配置去敲,做完几套了,回头来看入门的书,那就像大学生看小学 生的书,肯定能够窥得门径。3、强迫自己硬着头皮去做实验,如学OSPF,5种区域类型、7种LSA、5种路由模式、区域认证、 链路认证、虚链路等,这些光看书,你记得不牢,而且不知具体变化及应用,还是那句话,先去做实验,一开始不懂,强迫自己全部变化 都调试一遍,理解的深度就直达化境了。4、强迫自己去面对问题,总是做容易的,不给自己找难题,到一定程度就很难有进步;给自己 的路由器加1000条路由条目、改参数、重启、做冗余、关闭接口...,看能不能解决?

第四式:争论式

我们都是真正深入接触网络也是这几年的光景,当所谓高手在大谈网络的时候,我们在哪里呢?我们可能正在争论双绞线的线序呢。现在 我们都成了大型工程的骨干,还培训了很多人,靠的是什么?就是认真地去争论每个技术细节。一个良好的学习团队,争论是经常的事情 ;思想最发达,学术最好的时代,都是充满争论的,如“百家争鸣”。学习技术,也是要强调争论,越辩越明,更透彻地理解。大家在一 起学习,每个人的心得总是不完全一样的,是片面的。因为1、:数10个小时的调试结果,能证明的也仅仅是一个参数的机理,如做R IP的实验,何谓水平分割、无限跳数、毒性逆转、定时更新、无效计时、保持计时、刷新计时、即时更新、即时更新抑制、更新版本、 汇总、重发布、过滤等等,配置技巧、如何触发、具体机理为何?不同的网络结构,有不同的变化,一下很难理清楚。2、个人的思维, 总有局限性,有时不是实验做得不够,而是思路没有开拓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就是看书做实验,凡是有所得一定要尽快地讲,告诉其他 人,要讲清楚,取其精华,精确演示,几十小时的成果要十几分钟就讲明白,其他人不愿意听,一定要抓住他,讲到他懂为止,让其他人 发现你的不足;大家反复争论,10个人争论,10小时学习的成果,每人花数十分钟就讲完,这样数天下来就能学到本来一个人学习数 月的知识,大家再争论疑问,发现不足的地方,要验证。如是反复,功力一定非常深厚。 ..,



第五式:攻击式

也学了2、3年技术,考过一些证书,自认为学得很扎实;但要说出个道道来,遇到问题,系统地分析,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看书再加 上工作中的历练,遇到的问题总是片面,理论也都粗略懂了,看起来懂了,看过的,但遇到问题还得查。可以做些事情,但为什么这样就 不甚了了,设计、分析就更谈不上了。这些情况都是非常普遍的,从一无所知,慢慢地就到了这个境地。这个时候,要不断进步,取得突 破,就要知道自己到底哪些是真懂的?哪些是假懂的?运用这个攻击式,就是用于找到不足,开拓思路。1、做练习题,如Boson的 认证题目,分很多科目,如你自认CCNP的水平了,那么应该做做其中CCNP的题,每天有空的时候就做练习题,10分钟,20分 钟都可以用。看看得分,真懂假懂就出来了!不要背答案,做题时都是分析清楚,这样子就能利用这个工具不断给自己做评估。2、我们 做实验,一段时间后,就要请大家来做一个评估,就是攻击,不断地问你问题,方方面面,很细的知识点也问到,如能答得头头是道,解 析透彻,那么恭喜你,你准备成为技术专家吧!

第六式:问答式

这一式接着攻击式来的,相辅相成,精髓是在建立缜密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深刻理解技术原理;大家知道一种知识,有人讲解,可以很容易 地掌握;但是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找到已经理解的人来讲,即使如此,其理解程度也可能有些缺陷,或者新的知识刚出来,大家都不知 道怎么应用。即使是高手,掌握的知识也仅仅是互联网知识的一小部分;在实验室,大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新 出现问题,需要迅速学习的能力,问答式在这一点上帮助是很大的。应该好好利用实验室的环境,练就这一式。1、平时学习的时候,要 多给自己找问题,不能喜欢自圆其说,反正把答案作对就算了;要求把这些问题,自己理解清楚,自问自答;实在想不明白,问其他人, 在实验室里都是在学习的,让他们解释给你听,一个不满意就问其他人。意思就是说不能等有人深刻理解再来给你说,而是要多主动去学 习思考,去推动大家思考,然后把成果和大家交流,一定做到精益求精。2、问之前要构想好整体架构,在哪一步不清楚,要表达清楚, 这样才能一步步推进,使逻辑前后一致,非常严密;这无论对你解决问题或者技术交流都是非常有利的一式。

第七式:激发式

激发自己的潜能是独孤九剑里面的核心,乱出剑肯定是不行,但是招式正确了,但没有斗志,没有志在必得,则效率仍然是很低的。关于 人的潜能,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衍生出有很多理论,我这里只讲实际的经验,符合独孤九剑的易学易上手原则。上面谈到过,其实人的潜 力是很大的,但一开始面对大量的知识时,信心不足,前进一步都是很不容易的。这个时候激发式的作用就出来了。无论如何,在学习的 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阻力,很多时候不是技术的问题,克服这些问题,靠的是意志力和决心;不是万里长征(是也无妨嘛),关键 要摆正心态。1、你最终成为什么和你想成为什么的关系是最大的,如你敢去做大型网络的实验,那么就真的能理解那里面的知识。若一 直学入门知识,终究还是个低手。不过目前做不做地到,要有这个想法、目标。去做了,或许成功、或许失败,但是如果连这个目标都没 有,那么根本没有达到的一天。如我们的学员要做中国网络界薪水前5000名,或许可以做到,或许做不到,但若没这个想法,那就是 impossible。蹲街边和到麦肯锡工作是由不同的想法决定的。2、遇到困难,理解不了的技术,就想忽略过去,这若成了惯性 就不好了;时刻激发自己去弄懂它,要有好奇心。我们实验室很多都是在学*作各种设备,要知道设备厂家不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他的 产品拿到市场上卖,*作系统里任何一条命令、一个参数都是针对解决实际的问题来的,不愿意去理解,那是还没遇到问题而已,总有一 天,检验真正的实力的时候,会发现书到用时。

第八式:熏陶式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何其的重要!我学习技术好几年了,有一些相关的体会。看上面几式,就知道如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一起学习,那么 效果会好很多。整天接触到的、讨论的、闲聊的,都是学习内容,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从各方面巩固学习的成果是很有用的。归结起来: 1、接受高水平的熏陶,如刚开始学习基础知识,不知道方向,瞎撞。而参加一个高水准的讨论的话,能真切感受到,你将要掌握哪些知 识,到什么程度,或许根本听不动,但是这会在你脑海里留下印象,慢慢地你学习轨迹就清晰化了。2、熏陶不是单纯讲接受熏陶,坐享 其成,而是作为一个团队,大家共同往里面出力,基础虽然大不一样,但水平相近的也要多交流。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学习要“OPEN” 。在此过程中也能很好地锻炼presentation,拿高薪水,靠的就是这个。

第九式:综合式

这不是具体的一式,本来没什么好讲的,但是为了上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需要做一些说明。独孤九剑,每一式都不是孤独的,而是关联 的,威力最大就是能够综合起来使用。如“破书式”讲不看书,但“争论式”有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看起来矛盾,其内在的联系是这样 ,“破书”是避免把精力投入到死胡同里,而“争论”在集中在一点上,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没有“破书”的节省精力,就没有“争论” 的全力以赴。这九剑,都是这样子的,内在联系很强,需要多体会。另外说明一点,知识是没有捷径的,如不想去理解掌握,那还有更加 好的,不需要用到这九式剑法,独孤九剑的目的是为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看到实验室这么多人在日以继夜地学习,不难明白这一点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8 15: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9-18 16: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1998年开始接触网络的,最早玩红警95.。。 。。。。怀念啊!
现在是一名计算机系的大二学生,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
发表于 2009-10-3 13: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0-8 13: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25 09: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3-31 13: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0-5 1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8-29 23: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9-3 12: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建立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美河学习在线 ( 浙网备33020302000026号 )

GMT+8, 2025-5-10 00:3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eimh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