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美河 | 上传资料 | VIP申请 | 精品课程 | 资料搜索 | 问题反馈 | 会员手册 | 积分消费 | 积分充值 | 帐号保护
美河学习学习在线赞助VIP

美河学习在线(主站) eimhe.com

 找回密码
 建立账号
查看: 58327|回复: 59

[点评] [点评][致加西亚的信][阿尔伯特·哈伯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4 23: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本风靡全世界的书,它的名字就叫做《致加西亚的信》。这虽然是一本小书,但它谈到的忠诚被全世界的人所关注,好在文章不长,我推荐给大家,希望见仁见智。
" B. \5 y( S& U+ S% c9 g/ R( f% a, M  g    致加西亚的信
8 O) t1 j3 ^( U7 k9 S8 P0 G* H    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件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
  A3 b# i7 h2 Z3 F% B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然而,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
1 `- v! X- P( {% D1 h2 S% G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 e$ A& W* E5 I; w1 w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 O# B! k9 @6 p9 j" P    像他这种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4 j/ n2 Q2 A  l, U+ X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如西亚。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 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否则,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 _+ p  T) G) l: L0 c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 D0 o  @/ G) |( y* u    那个职员会静静他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我敢说他绝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他过世了吗?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为什么要查他?
8 `" `$ I  @  i1 g6 ?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会再回来时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界。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职员。”
5 I, e+ w% d) N# r    “我看到了.他怎样?” 4 g" q1 Q  h# A# c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 " D- X6 \  u$ W, d& w- t  l5 J
  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 T) X! z0 h) e: g
  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收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5 }: S. p) F# t$ c# C8 Z+ H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达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文明,就是为了焦心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远过程。这种人不论要求任何事物都会获得。他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会受到欢迎。 + N7 j5 `. j: A4 O1 ?, }6 s$ d7 H6 v
  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对于管理者来说,《致加西亚的信》能够给自己的团队一些重要的启示。从内容上看起来,这是一本劝告员工如何敬业和勤奋工作的书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却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被人们所应用。
+ g! q' i; O: _0 f9 Q  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和海洋学院的学生都要上一门关于自立和主动性的课。教材就是这本题名为(致加西工的信)的小册子,其精神影响了一又代的学员。在政界,这本书也成为培养公务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布什家族成员都深受其影响。布什就曾在这本小硬皮书里签名,把它赠送给了自己的助手。
  u' h% Z& O" U9 v3 y' @     后记
% g- h' ?$ p4 L! X$ o    “忠诚”,也许这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词。 + u5 P  d! ^( j  r* J" Q$ C, A
    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实惠”等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过于陈旧。然而,我们却又无法回避。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企业的老板和公司管理者们。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也带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那些经济腾飞所依赖的基本的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
2 q$ H; N# \$ X: T& n, j; Y! ^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动力。工作时推诿塞责,不思反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各企业、政府机关、学校中蔓延,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根除。 : T! ]! J+ v- \$ |: C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看到有才华的穷人。试想,一个年轻人,如果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独立创业的勇气,敬业精神,而且不愿自我反省,养成一种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只能在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根本无法独立地自发做任何事,这种人能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这种人在公司能得到提升和重用吗?因为在他看来,敬业是老板剥削员工的手段,忠诚是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他在精神上与公司格格不入,他也无法真正从公司里受益。 - [$ C1 x3 M, }  ?9 h
    有关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有关送信人罗文,有关《致加西亚的一封信》这本书,在全世界已广为流传。“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忠诚和荣誉的象征。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哪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做事也会因为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
7 Z& Q8 N! p: ]% ~- E    美西战争能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仅仅是加西亚将军杰出的军事才能,而关键在于罗文中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对事业的高度忠诚与执着,因此,罗文中尉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世界需要这种人,需要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2 t1 G# R( }% m2 m; d我的个人观点8 q4 C$ D( G- }1 C- y
我看以后,我想只有是个有心的人,都应该知道,要想干一件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一步一步的去走,没有什么捷径。
' b7 o. H/ J1 r$ O' V下载地址 http://book.httpcn.com/down_ebook.asp?id=3726
) c5 G, e9 ?' U9 Y- q  L" X% V, D4 `4 a; J/ M: Z3 f, R
感谢您,相信很多人看了后灵魂会为之一颤的。本贴加精、置顶,做学问的确需要这种精神。---鬓微霜

! n: f, ]0 Y# Y  H' l6 \* E4 t4 z; V% y/ M% H% {7 a5 @
[ Last edited by 鬓微霜 on 2005-1-25 at 23:35 ]  w; b. ~1 @* |& x$ T

" f7 l9 U& B) N6 e$ S[ 本帖最后由 gehan 于 2006-12-13 08:5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5-1-25 14: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触很深那,有时候觉得自己受教育的时间太长了,是不是有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想想自己所做的事自己的过错还有等等.....感觉很深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26 11: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以后,感受很深的,我想大家都来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想的我们学习在线的朋友了,不敢独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表于 2005-1-27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本好书.

我读过这本书,属于励志类的,这本书也很畅销,原因在于它主张的是对上级的绝对忠诚服从,和创造性地主动完成任务,这一点被现在的大小企业老板所推崇.因此大多老板都配发这本书给他的员工,不过到底什么样的老板配有罗文这样的员工呢?罗文这样的员工是不是能留得住和培养得出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w* l( G. V" x  T6 y( v- O4 W1 o" k
因此觉得,读这本书还是见仁见智地好.关键是自己受到启发.
发表于 2005-1-28 15: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一本好书!
* t" l/ s" a2 q8 L3 t5 s* a4 }# }去年3月我们银行一人发了一本,还组织学习并要求写出读后感!呵呵呵,好容易才挤出1000字!
发表于 2005-1-28 2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很受感触
0 M$ W! n; K; ]2 j- m( u4 e; c写的太好了6 n% x; u: i5 m. i3 v) T
恳求斑竹! ^. p" r, q/ ]6 Q
多给他加积分啊
发表于 2005-6-24 18: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书籍是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公司人手一本,正好好学呢
发表于 2005-7-7 20: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7-10 19: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认为现在这种肥皂书太多了,往往是看完后几天热乎劲,过段日子就有还原自己的本来面目了,因为这些书本质上太肤浅了。
发表于 2005-8-6 1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本书在03年我们行为了给我们员工洗脑,一人发了一本!嗬嗬!
发表于 2005-8-14 20: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 不过我听完楼主的介绍后 确实应该去看一看这本书了. 我曾经在书城看过这本书. 我还以为是写给一般的小学生的呢. 看来是我的孤闻..实在汗汗... 
发表于 2005-8-23 18: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9-13 13: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0-24 20: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11-10 1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针对大多数是不错的人生教育书籍,可以值得一看的!
发表于 2005-11-15 23: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它的确是一本好书,讲求忠诚,但是任何书都有自己的出书目的,它的目的是为领导、老板服务的,目的就是让你禁锢在他们控制的范围之内,如果你想自己做大事,这本书对你不适合,适合你对你将来的下级!
发表于 2005-12-4 00: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本书没用的。为什么没有忠诚?为什么尔虞我诈?意识形态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甚至这是一种特殊的畸形文化,文化可是上百年才能形成的!社会就是这样子,不要怪这些没有忠诚的人,是周围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的唯利是图毫无原则。人文力量的缺失、社会的转型、贫穷.....把一些基本的问题解决,人的意识形态会改变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5-12-24 21: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所谓的忠贞不二,我学习到了这个精神。一定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05-12-29 0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2-9 06: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没看过这本书,但很多朋友同事都推荐过我,看来我的好好看看了。
发表于 2006-3-3 2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6 z3 t% k; E; v' \1 @& ^% g/ R! L
        s"FT-A6A[r4_谢谢楼主的点评
发表于 2006-3-10 16: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8-12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还是老子说得对。善战者,求势不责人;善于找工作的人,要能将老板创造的势转化为胜利的果汁
发表于 2006-9-11 12: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之言
) S# _) ^1 c7 C- u仅供参考
5 m9 j9 ~! Z3 m
) i* a* ]& }8 ]- g, r5 w. S9 A; }7 C' H/ G7 H! L  B0 x. |, I
: W7 `, _; o! `
: w0 V. D2 V& Z+ D6 x# ^/ k
) Q5 C; H6 U& P( `
   一本占据全国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被许多企业家奉为员工必备宝典的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竟然是一本地地道道的伪书,从作者到内容全是写手杜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本伪书在全国的发行量高达200万册
2 a) P' p9 w( g2 y
# C/ e* ^/ [) Y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这本署名为美国费拉尔·凯普的书,在美国根本就没有“本版书”,也没有所谓“曾任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指挥官,多家著名公司独立董事和职业培训专家”的作者这个人,这本书封底上的评语也是凭空杜撰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中国人自编自导、精心策划出来的一个骗局。
, o% a, \/ Z) t+ Y- `5 ]% n
5 S/ ^# L/ ^+ O& r3 B  这一骗局本身固然令我震惊,但更令我震惊的却是这样一本“三假”书,竟然受到了众多老板前所未有的偏爱和青睐。据说在第一、二轮热销中,就有六百多家企业老总亲自出面,倡导和组织员工学习《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这里面不仅有民营企业的老板,也有不少是国企的老总、党委书记,使得这样一本伪书在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里,竟然再版28次,销量超过200多万册。特别是在这本伪书的西洋景被戳穿之后,有的老总还是顽固地坚持把这本书作为“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有的老板说得很直白:“只要能使员工对我绝对服从,我才不管这本书是真是假……”1 |$ h' w3 H9 d: `# P2 K' Z- R

! A+ T' I$ h  f2 H  细想想,《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伪书之所以受到老板们的偏爱、青睐,当然首先与它贴上了洋标签有关。这本书又处处拿西点军校的军规作为规范员工的“圣经”,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伪权威性和欺骗性。其次是国内媒体不负责任地盲目炒作,这也起了推波助澜、误导受众的作用。但依我看,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这本书“没有任何借口”的所谓新式企业管理理念,很对老板们的脾胃,和老板们丧失道德感的“成功”意识一拍即合。( H+ k! [: U; d3 V- g0 p: x

" Y9 y% @3 N1 {. @+ F$ z  这本书所兜售的货色,就是“培训”员工对老板要像西点军校下属遇到长官问话一样,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这本书还“培训”员工说:“也许你的上司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诚,不珍惜你的忠心,那么也不要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不要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不要老是觉得自己得不到理想的工资,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这样的情绪是产生借口的温床”……; |4 F! Y! H$ F2 Q; w" O" I
' N' n* _7 ]! [. y
  显而易见,这些所谓的“新理念”,绝不是什么新东西,不过是林彪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以及古旧的“三纲”、“五常”之类的翻版和嫁接而已。用这种“理念”培训员工,给员工洗脑,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听话的奴才”。这种货色贴上美国西点军校的标签,还不如干脆贴上日本军国主义的“江田岛”标签更合适。21世纪的人性化企业管理,岂能靠法西斯的军事纪律来保障?* z% P1 M/ o2 X. e( r+ i3 J% y
0 S: e2 `5 l( U5 T
  正当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之时,这样一本伪书大行其道,确实是匪夷所思的事。问题是,早在去年10月前后,这本伪书的西洋景就被戳穿了,取缔伪书也不是于法无据,《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都可作为打假的武器,为啥有关部门如此熟视无睹,迟迟不作为,以致让这本伪书又多次再版,继续欺世盗名,贻害受众呢?难道因为它是一本经济管理类的伪书,就可以放任不管吗?我苦思冥想,也不得其解,不想也罢。
" C5 @% w/ L( u; G% K; `1 v7 m9 o* R" C8 D

1 ~- O4 Z; H0 m  g5 f& \8 l   广大学生干部和普通同学,可不要被这本伪书迷惑。
发表于 2006-10-8 2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建立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在线咨询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美河学习在线 ( 浙网备33020302000026号 )

GMT+8, 2025-5-23 12:2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5 eimh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