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1-17 1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hzte 于 2006-11-17 09:44 发表" |7 {! g. q7 J
对于电脑完全不懂的有点用,现在谁不懂电脑;看样子,解放军学院的水平好菜呀,哎中国的国防信息化算是完蛋了 . ]' d$ Z9 O0 j8 z. f
呵呵,你说的太过了。# a d& S+ h8 l" |& w5 z4 [
教学的东西,往往是面向大众的,能让大多数的人接受和了解,而不是什么高精尖。高精尖的东西是机密的,不会拿出来讲的。比如,山大的王小云教授曾破解了国际上被广泛应用的两大密码算法,震惊密码学领域,震惊美国。 据说,王小云教授md5算法的破解的论文是被捂了两年,之后才被国家允许发表的。. T3 j- T. N4 C# G
$ Z; j$ u( ?. C% Q) @- Y
中国的国防信息化肯定是很强的。这个是无需担心的。中国的信息化一线前沿中,部队科技人才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 Y" Q6 I2 \0 J" P& y& b比如:慈云桂: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教授,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安徽桐城人。历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和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等职,先后主持了我国多种型号计算机的研制,从领导研制我国第一台电子管数字计算专用机,到担任“银河”亿次计算机研制的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及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 V# [+ i0 q" l H7 z0 _
t( ?/ w/ U" i: w; K
张效祥: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部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领导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并在此后的35年中主持中国自行设计的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领导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
4 M% C3 Y3 F+ G8 ^9 ~) J陈火旺 陈火旺 (1936.2.5-- ) 计算机软件专家。福建省安溪县人。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在国内率先实现计算机符号宏汇编器。70年代初主持全国Fortran编译程序会战,设计成功我国第一个Fortran编译系统。1979~1983年任银河-I巨型计算机软件总负责人,负责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直接主持向量语言的设计、编译方案的制定和向量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审定,“银河-Ⅰ”获1984年中央军委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1987年起主持面向对象集成化开发环境研制,建造了国内首例面向对象环境;1989年起领导并主持非单调推理系统研究,把PROLOG从单调发展到非单调。这两项目分别获1991年、1993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领导完成的英汉机器翻译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译)著4部,发表论文6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